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
“四史”人物志专题
★
6.30(周一)
1947年6月3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第2、第3、第6纵队共12万人,从张秋镇至临濮集段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在为时1个月的作战中,共歼灭6万余人,拉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展开剩余84%连环画《常胜将军刘伯承》讲述了刘伯承投身革命,凭借卓越军事才能屡立战功的故事 。
7.1(周二)
1937年7月1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党的活动分子大会。周恩来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十六周年的中国共产党》的报告,概述了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的发展过程,总结了遭遇挫折的历史教训,分析了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号召全党自觉地担负起领导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
连环画《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讲述了一众先进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之际,凝聚思想火种,召开中共一大,宣告党的诞生的故事。
7.2(周三)
1936年7月1日,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与萧克领导的红六军团齐集四川甘孜。2日,红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召开庆祝会师大会。5日,红二、红六军团奉命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萧克任副总指挥。在朱德、刘伯承等的力争下,红二、红四方面军决定共同北上,同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会合。
连环画《回师北上》讲述了长征途中,朱德等同志坚守大义,经艰苦斗争,最终促成红军回师北上,实现红军主力会师的故事。
7.3(周四)
1924年7月3日,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开学,彭湃任主任。作为国共合作时期中共开展农民运动的关键平台,该讲习所通过系统的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有力推动了广东乃至全国农民运动的兴起,成为大革命时期探索革命路径、动员农民力量的重要里程碑。彭湃一人主办了两届讲习所,培养了大批农运骨干,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誉为“农民运动大王”。
连环画《彭湃》讲述了彭湃以赤诚之心投身于农民运动,点燃革命火种,为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直至牺牲的故事。
7.4(周五)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乌镇人,现当代作家、社会活动家。1916年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21年与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主编《小说月报》,撰写了大量社会评论和文学评论,广泛介绍外国各种文学思潮和作品。新中国成立后,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团结壮大文艺队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作家协会依其遗愿,于1981年设立了茅盾文学奖。
连环画《子夜》改编自茅盾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在帝国主义与买办势力的挤压下最终破产出走的故事。
7.5(周六)
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写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他在文章中指出:中国民族解放整个过程中——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正确道路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其著作中与实践中所指出的道路。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
连环画《遵义曙光》讲述了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王稼祥的积极倡导下召开遵义会议的故事。
7.6(周日)
朱德(1886—197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朱德为中国革命、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崇敬。1976年7月6日,朱德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连环画《朱德元帅的故事》讲述了朱德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
发布于:北京市上上盈配资,配资可信炒股配资门户,配资炒股优质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